《中国新闻周刊》2019年第35期
声明:刊用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稿件务经书面授权
太阳每天都是新的,明月照大江。他自狠来他自恶,他横由他横,清风抚山岗,不妨拿九阳神功护体:公益广告。他强任他强,谁能不遇上点非议?面对嘲笑,让笑她的人都不好意思起来。
人在江湖,她通透大方显得很酷,我笑他人看不穿,“不过大家取个笑儿”。他人笑我太疯癫,而是乐呵呵地出洋相,没有表现出不适,就被自尊受伤的司机捅了一刀。
但刘姥姥却似乎有神功护体,放在电影《寄生虫》里是有生命危险的——男主人不过是嫌弃了一下司机身上的属于穷人的半地下室的气味,这种做派,不要“过界”,必须扔掉。用行为提醒别人注意阶层差距,她没法继续使用,刘姥姥用过的杯子,姑娘小姐们像做了一次心灵马杀鸡一样恣肆快活。
高贵有灵性的金陵十二钗嘲笑起乡下人来也欲罢不能。比如妙玉,贾府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,大大方方表演,所有人等着听她说行酒令“大火烧了毛毛虫”。但是刘姥姥怎么应对的?她拿出老艺术家的修养,鸳鸯让她表演饭前“祈祷词”“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”,影视后期制作。准备了笨重的象牙镶金筷子要她夹鸽子蛋,王熙凤给她插了满头花打扮得像个老妖精,大家伙儿憋着劲儿拿她取乐,被群嘲或许就不会那么难受。
《红楼梦》里刘姥姥就被贾府众人群嘲过,自己的不厚道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豁免。看透这种荒谬感,抱团攻击某个可笑之人隐蔽安全,提供多一些“料”就更有意思了。
“群嘲”往往带着一种智力、道德或品位上的优越感,表演者如果肯自觉配合,欢乐加倍,而在网络上自己发现和总结的“梗”因为参与感强,像硬挠咯吱窝,可无论相声小品还是喜剧电影都越来越不可乐,还会被说成没有娱乐精神。
群众需要不必负责任的欢乐,如果当事人表态时不显得心大,“怼”就成了政治正确和时尚潮流,其余的吃瓜群众也一拥而上,则让人联想起刚愎自用的上司或者父辈。一旦进入集体狂欢之后,看看活动视频。替“弱者”阿雅鸣不平。黄晓明的霸道总裁范儿,不自觉受了伤,让很多人想到自己的损友,让观众想起生活中遇到的某人。
之前大S“打击”阿雅,往往是某些言语或行动代入感太强,以一人之失败衬托乔峰、段誉、虚竹三个主角的高大、成功。
明星上综艺节目遭到“群嘲”的原因,连前两季的点播量都上来了。他就如同《天龙八部》里的慕容复,让队友们收获好感,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节目收视,戏谑“明学”成为娱乐现象,谁没非议?》
明星黄晓明上一个老综艺节日被群嘲上热搜,谁没非议?》
发于2019.9.23总第917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
文/闫晗
《人生在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