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烈火强人》看哭观众,但专家以为可以拍得更好
救火场合排场逼真,抒情不够压制
本报记者 王广燕
消防题材电影《烈火强人》凭借波动的视效与精致的情感,在暑期档攻陷了一席之地。截至昨天,影片上映6天已拿下7亿元票房。影片以真实事宜为底本,讲述了滨港市海港码头突然发生爆炸引起火灾,全市消防队员临危衔命,赶赴现场举办紧急救援的故事。
近几年,以《湄公河作为》《战狼2》《红海作为》为代表的主旋律商业大片获得了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,它们不只具有最顶尖的视听成就,而且凝集了国人的合伙情感。作为香港导演操刀的一部主旋律商业大片,其实LOGO演绎。《烈火强人》拍摄现场1:1实景搭建了港口油罐区,所有演员无替身进入火场演出。影片为观众带来近间隔可感的“生死洗礼”,既完成了对强人的致敬,也具有较高的可看性。
“《烈火强人》用大场合排场来表现火灾,其渲染场合排场的逼真程度,使得国内灾难电影特别是救火这种场景的表现,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在高科技年代,用真实的现场和真实的救火来体现现实生活,这是值得赞许的。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说道。
不少观众评价,黄晓明、杜江等演员在片中表演恳切,催人泪下。黄晓明这次摆脱偶像包袱,贡献了近几年在大银幕上最好的演出。他饰演的江立伟一角内心纷乱,也曾到达过人生的巅峰,也经验过事业的低谷,片中的这场救灾成为他的一次救赎。知名影评人“碟中谍”评价,杜江演活了马卫国这一角色。“强人归来,父亲向他肃然还礼,杜江并没过度煽情,而是安详地谛视父亲,深情对望,泪光涌动。这是军人之间的相信,也是父子关系的重建,传媒公司。他的演技精致、收敛、深沉,无声胜有声。”
不过,豆瓣6.7分的评分,显示《烈火强人》也生活斗劲明显的缺陷。“《烈火强人》有灾难片的集体性类型安排,有不遗余力的视听成就渲染,片头。也有人情与灾难的程序配置,还有强人和牺牲的昂扬主题,是国产灾难片和行业片的一大前进。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,“但一些情节和场合排场缺乏足够危机感、专业性和合理性,依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类型片形态。”
无论是从商业类型片还是主旋律角度看,《烈火强人》都是合格之作,但仿佛离一部杰作还有一段间隔。片中过量的慢镜头和配乐让不少观众诟病。影片在角色仙游时习习用慢镜头渲染喜剧的气味,而后又用大团圆的设想去做对比,在双重夹攻下,仿佛是要“观众不流泪不罢休”。对此,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婉言,影片“抒情不够压制,音乐铺得太满,催泪也斗劲刻意,节拍上缺乏张弛有度”。
此外,也有观众以为作为灾难片的《烈火强人》仍缺欠反思力度,对灾难的职守“轻描淡写”,归咎于外籍船工的失误以及港口主管的掩盖。影片若能对灾难之后的反思举办更多延展,大概将会获得更高的评价。
尽量有所争议,但“又泪又燃”的《烈火强人》依旧是暑期档较为出彩的一部大片。主演黄晓明在收受接管采访时说:“这是一部以消防员为主角的电影,希望人人看到电影忘掉我们,记住消防员。”将镜头聚焦于和闰年代最喜欢的人,影片在这一点上已弥足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