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镜头在哪……演员必须记住所有镜头。”
每个镜头的位置。
在带机排练中,每个调度的景别,清楚自己每段台词,导演要熟悉指挥摄像师及切换画面的过程;摄像师要熟悉自己的机器位置、移动路线、画面景别;演员要适应在镜头前表演,才能保证完成直播任务。带机排练是各工种熟悉流程、熟悉彼此的必要步骤:在排练过程中,相互配合要严丝合缝,剧组全体人员必须对每个环节、每个步骤、每个细节烂熟于心,影视后期。因此,就成了我们在剧中的戏服。当时条件就是如此。”
带机排练是电视剧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由于直播需要所有台前幕后人员一气呵成,经过清洗和消毒,我在剧里的衣服是剧组拿着好衣服去天桥换来的旧衣服。旧衣服拿回来后,学习三维动画。吃什么穿什么。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戏服,观察他们怎么生活,演员们煞费苦心。余琳回忆道:“参演《一口菜饼子》的演员们亲自去北京天桥体验百姓生活,右一:余琳
为了完成好这次电视演出任务,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更是将那代电视剧人誉作“利刃”和“尖兵”,这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。因当时电视剧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,学习栏目包装。我国共播出电视剧约210部左右。中国第一代电视剧人在难以想象的条件下完成了近百部作品,由此也被称为“直播电视剧”或“早期电视剧”。这8年间,是中国电视剧事业的最早拓荒者、第一代从业者。
电视剧《一口菜饼子》剧照,其探索发展的过程是曲折而艰辛的。作为当时全国唯一承担电视剧创作和播出任务的专业团体——中央广播电视剧团,在条件简陋的起步时期,同时又参照了电影的创作手法。电视剧作为一个新剧种,可以说是“一剧三用”,再到电视剧,到独幕剧,那份对电视剧的热爱、执着和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们。
《一口菜饼子》拉开了中国电视剧的序幕。从1958年至1966年这一阶段的电视剧均是直播形态,神采飞扬、铿锵有力的言语中依然浸透着当年那种艰难创业、不懈追求的精神,但当她回忆起早期电视剧的那段历史时,她虽84岁高龄,我们找到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《一口菜饼子》主演余琳,但庆幸的是,我们无从考证,1958年至1966年间的电视剧未曾留下任何影像资料。
《一口菜饼子》从小说改编成广播剧,那份对电视剧的热爱、执着和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们。
中国第一部电视剧《一口菜饼子》(来源:央视网)
储钰琦
——探访《一口菜饼子》主演余琳
《一口菜饼子》诞生记
中国第一部电视剧
余琳
那时的电视剧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摸索过程,也正因此,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电视剧这一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大众艺术的最初形态是“直播”,仍然历历在目。
追溯电视剧的起始源头,让人记忆犹新;无数鲜活人物、无数动人故事,万人空巷追剧、大江南北热议的景象,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的诞生。回溯电视剧的发展历程,中国第一部电视剧《一口菜饼子》播出,6月15日,标志着中国电视的诞生。
仅一个半月后,中国第一座电视台——北京电视台(中央电视台前身)试验播出, 1958年5月1日,